活动简介
文化传承校地协同实践平台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我们通过线下实践活动与线上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接触传统文化、了解非遗项目、参与文化传承。
平台每学期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涵盖技艺教学、展览展示、主题讲座、体验互动等多种形式,既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授,也重视文化内涵的传播,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
线下实践活动
Offline Practice Activities
传统技艺教学
剪纸艺术工作坊
邀请省级非遗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艺华老师走进校园,为师生讲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创作技法。活动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环节,王老师从剪纸的起源发展讲起,详细介绍了剪纸的基本技法、构图原则和创作流程,随后指导学生现场创作剪纸作品。
活动亮点
- 非遗传承人亲临指导,传授正宗技艺
- 理论与实践结合,学员全程参与创作
- 完成剪纸作品100余幅,部分作品在校园展出
-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亲手创作剪纸,对这项传统技艺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珍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部分学生表示愿意继续学习剪纸技艺,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
传统手工艺技能培训班
举办为期三天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培训班,内容涵盖传统编织、陶艺制作、民间绘画等多个项目。培训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每个项目配备专业教师和助教,确保学员能够掌握基本技能。培训不仅传授技艺,还注重文化内涵的讲解,帮助学员理解每项技艺背后的文化意义。
培训内容
- 第一天:传统编织技艺,学习竹编、草编基本手法
- 第二天:陶艺制作技术,掌握拉坯、捏塑、上釉等工序
- 第三天:民间绘画技法,了解传统绘画题材与表现手法
- 结业考核:学员独立完成一件手工艺作品
培训结束后,60名学员全部通过考核,获得结业证书。学员们的优秀作品在培训基地展厅展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部分学员表示愿意将所学技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助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社区文化服务
走进社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组织50名学生志愿者前往东城社区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社区文化广场设置剪纸、编织、书法、茶艺等多个体验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文化学习和体验机会。志愿者们热情服务,耐心讲解,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活动设置
- 剪纸体验区:教授简单剪纸图案,赠送作品
- 编织体验区:展示传统编织工具,指导编织技法
- 书法体验区:提供笔墨纸砚,指导书法练习
- 茶艺体验区:演示茶道礼仪,品鉴传统茶饮
- 非遗展示区:展板介绍本地非遗项目,发放宣传资料
活动当天吸引了200余名社区居民参与,发放非遗宣传资料300余份,完成体验作品150余件。社区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活动很受居民欢迎,希望今后能够经常举办,让更多居民了解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展览展示活动
非遗文化主题展览
联合市非遗保护中心举办非遗文化主题展览,全面展示随州地区特色非遗项目。展览分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文化、曲艺表演四个板块,通过实物展示、图文介绍、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本地非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展览内容
- 传统技艺板块:展示竹编、草编、陶艺等传统手工艺作品及制作工具
- 传统美术板块:展出剪纸、刺绣、民间绘画等艺术作品
- 民俗文化板块:通过图文展板介绍传统节日习俗、民间信仰等
- 曲艺表演板块:播放地方戏曲、民间音乐演出视频
- 互动体验区:设置剪纸、拓印等体验项目
展览为期一周,累计参观人数超过1000人次。许多参观者表示,通过展览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地方文化感到自豪。部分参观者在留言簿上留言,表达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主题讲座论坛
非遗保护与传承学术讲座
邀请湖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李明教授作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与传承路径"的学术讲座。李教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述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意义、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创新传承的有效路径,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讲座要点
- 分析非遗在文化自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探讨现代化进程中非遗保护面临的困境
- 介绍国内外非遗保护的成功案例与经验
- 提出非遗创新传承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 强调青年一代在非遗传承中的责任担当
讲座引发了热烈反响,听众们在互动环节积极提问,与李教授就非遗保护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许多学生表示,讲座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参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线上文化活动
Online Cultural Activities
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突破时空限制,走进更多人的生活。线上活动不仅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覆盖面,也为不能参加线下活动的群众提供了便利的文化服务。
云上非遗展
打造线上虚拟展厅,以图文、视频、全景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非遗项目。每期展览精选8-10个特色非遗项目,从历史渊源、技艺特点、传承现状、代表作品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展示。
展览特色
- 第一期:聚焦传统手工艺,展示编织、陶艺、刺绣等项目
- 第二期:聚焦传统美术,展示剪纸、绘画、雕刻等艺术
- 第三期:聚焦民俗文化,展示传统节日、民间信仰、人生礼俗
- 配套推出非遗知识问答活动,增强互动性
云上非遗展突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网友参与。许多外地网友通过展览了解随州文化,表达了对本地非遗项目的浓厚兴趣。
微信公众号文化科普
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推送文化科普内容,包括非遗项目介绍、传统节日习俗、民间故事传说、手工艺技法教学等。内容创作注重通俗性和趣味性,配以精美图片和生动视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学习文化知识。
栏目设置
- 非遗故事:讲述非遗项目背后的历史和传承人的故事
- 民俗探秘:介绍本地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信仰
- 技艺教学:图文并茂教授简单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方法
- 活动预告:发布平台即将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信息
- 文化资讯:转载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动态
公众号累计发布文章200余篇,总阅读量超过50万次,粉丝数量突破8000人。许多读者在后台留言互动,分享自己的文化记忆和传承故事,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短视频文化传播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制作发布非遗技艺展示、文化知识讲解、活动现场记录等短视频内容。视频制作注重节奏感和观赏性,时长控制在1-3分钟,适合移动端传播。
内容类型
- 技艺展示:记录传承人展示传统技艺的精彩过程
- 知识科普:用动画或实景拍摄方式讲解文化知识
- 活动纪实:记录平台举办的各类线下活动精彩瞬间
- 传承人访谈:采访非遗传承人,了解他们的传承故事
- 互动挑战:发起文化主题挑战活动,鼓励网友参与
短视频凭借其直观性和传播力,有效提升了平台的影响力。多条视频获得数万点赞和转发,部分视频被平台推荐,进入热门榜单,大大扩展了文化传播的范围。
直播互动讲座
定期举办线上直播讲座,邀请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民俗专家等嘉宾,围绕传统文化主题进行讲解和互动。直播过程中观众可以实时提问,嘉宾现场解答,增强了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讲座主题
- 非遗传承人讲述技艺传承的心路历程
- 文化学者解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民俗专家介绍本地特色民俗文化
- 青年传承者分享创新传承的探索经验
- 现场教学简单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法
直播讲座打破了地域限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参与。直播回放在各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10万次,评论互动超过5000条,成为平台线上活动的重要品牌。
即将开展的活动
Upcoming Activities
传统乐器体验活动
文化体验
邀请民间艺人现场讲解二胡、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演示基本演奏技法,指导参与者进行简单的演奏练习,感受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随州民俗文化专题讲座
学术讲座
邀请随州市文化学者刘文斌教授讲解随州地区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当代价值,深入探讨地方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发展问题,为文化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年度文化传承成果展示
综合展示
全面展示平台本年度在文化传承工作中取得的各项成果,包括活动回顾、作品展示、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同时展望下一年度工作规划,邀请各界人士建言献策。
参与我们的活动
文化传承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支持。无论您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还是希望了解家乡文化的市民,都欢迎参加我们的活动。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活动信息并报名参与:
关注公众号
关注"文化传承平台"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活动信息
电话咨询
拨打咨询电话15565546125了解详情并报名
现场报名
前往平台办公室现场咨询报名,地址:迎宾大道38号